首页

福冈女留学生野外训练小刚狗

时间:2025-05-28 22:27:51 作者:浙江义乌开启圣诞“预售季” 业者称出货高峰期提前 浏览量:14603

  文/陈昊星

  在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和三位副部长廖岷、王东伟、郭婷婷到场,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

  蓝佛安称,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

  中国财政有足够韧劲

  针对外界关注今年是否可以实现预算目标,蓝佛安表示,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请大家放心”。

  将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蓝佛安介绍,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蓝佛安说。

  缓解地方政府化债压力

  蓝佛安介绍,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

  他表示,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将用好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

  廖岷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二是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的住房相对较多。主要采取两项支持措施:一项是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另一项是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三是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

  据官方数据,2020年以来累计安排新增专项债券18.7万亿元,支持了约13万个政府投资项目,2024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9万亿元。截至9月底,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2.5%。

  王东伟表示,下一步要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在扩范围方面,一是研究完善专项债券投向清单管理。二是用好专项债券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三是合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

  郭婷婷介绍,2024年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1万名增加到2万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万元。

  助学金方面,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此外,2025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同时,还将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京津冀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990公里

北京专场招聘会为灾区提供近3500个就业岗位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让制度“长牙”“带电”,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中国饭碗”端稳端牢……解决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问题,解决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制度创新”成为牵动改革的“牛鼻子”。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开辟了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医学专家受聘成为《柳叶刀》编辑顾问 将提升细胞治疗领域科研实力

当天,中国和东盟国家、东帝汶政府部门官员,有关国际组织、机构负责人,以及业界专家学者、商界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旨在推动区域内各方对标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在深化制度型开放上凝聚共识,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构建更加紧密、安全、稳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李尚福将赴俄罗斯出席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访问白俄罗斯

他认为,因为人工智能(AI)相关需求带动,电子业及半导体相关产业今年第四季迎来短急单,使得新增订单、生产指数转为扩张。但是,厂商依旧保守看待整体景气,预期2024年农历春节后才会出现复苏。

北京:今夜大风将裹挟沙尘而来,预计明早减弱

“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芡实,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